Linux中用户和组的配置文件
- 用户账号文件——/etc/passwd
passwd 是一个文本文件,用于定义系统的用户账号,由于所有用户都对passwd有读权限,所以该文件中只定义用户账号,而不保存口令。
passwd文件中:
每行定义一个用户账号
每行由7个字段组成,字段之间用“:”分隔,其格式如下:
账号名称:密码:UID:GID:个人资料:主目录:Shell
字段说明:
账号名称:用户登录Linux系统时使用的名称。
密码:以前是以加密格式保存密码的位置,现在密码保存在/etc/shadow文件中,此处只是密码占位符“x”或“*”。若为“x”,说明密码经过了shadow的保护
UID:用户的标识,是一个数值,用它来区分不同的用户
GID:用户所在基本组的标识,是一个数值,用它来区分不同的组,相同的组具有相同的GID。
个人资料:可以记录用户的完整姓名、地址、办公室电话、家庭电话等个人信息。
主目录:类似Windows 的个人目录,通常是/home/username,这里username是用户名,用户执行“cd~”命令时当前目录会切换到个人主目录。
Shell:定义用户登录后激活的Shell,默认是Bash Shell
- 用户密码文件——/etc/shadow
每行定义了一个用户信息,行中各字段用“:”隔开,其格式如下:
- 为提高安全性,用户真实的密码采用MD5加密算法加密后,保存在配置文件中。
- 只有root用户可以读取。
/etc/shadow文件中的每行9个字段的含义分别为:
- 用户组账号文件——/etc/group
系统中的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用户和一个组的属主。使用“ls –l”命令可以看到每一个文件的属主和组。
系统中的每个组,在/etc/group文件中有一行记录
任何用户均可以读取用户组账户信息配置文件。
用户组的真实密码保存在/etc/gshadow配置文件中。
group文件字段说明:
Linux系统采用纯文本文件来保存账号的各种信息,其中最重要的文件有:
/etc/passwd、 /etc/shadow、/etc/group
Linux用户登入系统过程实质是系统读取、核对这几个文件的过程,其过程如下:
出现登录系统的画面提示输入账号,输入账号与密码;
Linux先寻找/etc/passwd里面是否有该账号名,若没有则退出登录,若有则将该账号对应的UID(User ID)与GID(Group ID)、用户主目录、shell设定一并读出;
Linux 进入/etc/shadow 里面找出登录账号与UID相对应的记录,然后核对一下刚刚输入的密码与此文件的密码是否符合;以上核定没有问题,用户正式进入系统。
没有回复内容